如果时光能够倒流,我愿停留在那有着白沙糖甜味的茶香里。
三十年前,姥姥家的小平房,独门独院,听着鸡鸣上学,迎着狗叫进门;种着花花草草,吃着甜甜的果子;姥姥煮的干捞面,一碗碗的,吃到嘴油肚撑,要是能喝上一口姥姥的糖茶,那是最惬意不过的。
姥姥喝上一口糖茶,故事就从那茶香飘出。封神榜、西游记、红楼梦……让你听得入迷,只恨封神榜里的妖精奸害忠良,只赞齐天大圣七十二变的出神入化,只羡慕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凄美爱情故事,“行动如弱柳扶风,病如西子胜三分”的黛玉让人心疼;如若想听些枪战故事,姥姥总是先卖个关子,吊足了我们的胃口才慢慢道来。铁道游击队、小兵张嘎、狼牙山五壮士让你热血沸腾,怨自己没能出生在那个年代,不然也是好汉一条。
我们几个孙子辈的围坐在小铁炉旁,炉盘上放着姥姥的茶杯,几双眼睛只瞅着冒着热气的茶水。
姥姥讲了很多故事,但她最爱《红楼梦》。贾宝玉、林黛玉、宝钗、贾母、王熙凤我印象尤为深刻。黛玉那纤弱的美成了我们这些情窦初开少女模仿的对象。说话一改往日女汉子形象变得细声细气,走路也慢半拍,吃饭就更别说了,原来一碗的量成了对半。自以为似有八分神似,姥姥的一句话将我们打回原形。姥姥问:“我的乖乖,你们这几天都是怎么了,病了?”我们几个小辈的相视一笑,随即一脸的失落。等姥姥明白了哈哈地笑起来:“哎呀,你们这几个小东西,黛玉的美哪里是这个美啊!她本身长得标致,只是身体多病,而她最大的美是在于她的谦逊和多才。黛玉虽然是个悲剧形象,但她却善良、灵慧、多才。你们要学就多多学学她的才气吧!”
“满纸荒唐言,一把辛酸泪!都云作者痴,谁解其中味?”姥姥深爱红楼梦的缘由皆与她的生活经历有关。她每次劝诫我们要认真读书,说她没有像我们赶上好时代,没有机会读更多的书。
在那个年代,姥姥十四岁就嫁人,生孩子,带孩子,照顾一家人的起居。起初姥姥还是有工作的,即便有了孩子也不想放弃自己的工作,直到孩子太多,没办法最终丢掉了工作。她一直都记得最后一天工作的情形,每次说到这,姥姥都掩面而泣,好长时间姥姥都不说话,直到我们叫她,她才回过神来,端起糖茶抿一口。我们看到姥姥这样难过,心里也酸酸的,但那时的我们不能够完全理解姥姥的心情。直到现在有了生活的体验,才逐渐理解姥姥当时的辛酸、无奈和无助,更多的是对读书的渴望。
“若有诗书藏于心,撷来芳华成至真。”岁月为你关上一扇门同时也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。不易的生活和失去工作的痛苦并没有打倒姥姥,相反她更加坚强和乐观。她羡慕有文化有知识的人,也没有停下自己学习的脚步。在家庭忙里忙外的同时,姥姥读了很多书。虽年轻时最终没能有机会再参与到正式的工作中,却在孩子们都能够自立的时候,在一次居委会选聘干事时被选中。
这一干就是十一年。平房小屋门前的那条路四通八达,上屋、下院、前街、后院,街道都留下了姥姥的足迹。谁家有了矛盾和难处,都少不了姥姥出面调解。柴米油盐酱醋茶,家庭琐事、邻里纠纷这些不打眼的事也是社会安定的一大因素,姥姥将这份工作视为她的事业,用尽全部的心血去做。
姥姥的故事陪伴着我们成长,故事里有爱、有坚强、有情谊、有生命,善良的种子已经在我们的心底生根发芽开花结果,我们在不同的行业却有着同样的心。如同姥姥的这一辈子,虽然环境时代有着种种的阻力,却一生向善,坚强乐观向上。
姥姥的故事吸引着我,影响着我。我将这些故事讲给我的孩子,以后我的孩子也会讲给他的孩子。
每个故事都有结局,但故事的结局往往不是我想要的,我只想姥姥的那一味伴着我,但物是人非,讲故事的人终究会离我们而去,留下听故事的人惘然惆怅。糖茶的故事留在了我的记忆里,糖茶的味道融进了我的身体和血液,心里的伤痛成就着酸楚,成就着甜。
回看,那一炉,一茶,一缕甜香淡淡溢出,沁人心脾。(王 芳)